108課綱

翻轉學習力!108課綱,家長應該知道的學習法則

▍講師:蘇子茵老師 ▍撰文:Y.H

在社會不斷變化的過程,108課綱(十二年國教)的到來讓許多父母及老師們都措手不及。面對新的課綱、新的「遊戲玩法」,我們該如何及時應對這樣子的國教改革並快速適應這樣突如其來的變化。本次的講座,StarKids童才藝學院邀請職能治療師蘇子茵老師分享關於108課綱的細節以及為家長們解惑、陪伴引導孩子們在新環境下的適應及成長。

認識108課綱
今天帶大家來認識108課綱!

108課綱是什麼?

為了因應社會型態的轉變,期望孩子們應具備獨自解決問題能力和面對問題的勇氣,同時希望孩子可以自主學習,讓他們能夠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有了108課綱的誕生。過往的課綱比較少和生活上連結,只著重在課本上的知識。除了從課本外學習,更講求的是如何把學到的內容運用在生活中。

從九年一貫到十二年國教一改再改?

在十二年國教中,我們不能再只告訴孩子「你要做什麼」而是引導他、給他自己嘗試的勇氣。進到十二年國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1.日常生活和工作型態快速改變

由於實現夢想、溫飽已經不是簡單的事情,唯有同時吸收很多知識,才能夠應付很多挑戰並達成追求的夢想。

2.資訊爆炸極快速成長的時代

在科技進步的時代,沒有具備跟科技很好的互動品質(寫程式、邏輯思考訓練等)和理解、運用這些資訊,反而會讓這些資訊成為未來就業的阻力。

3.遇到挑戰越來越多元

遇到挑戰不單純,面臨挑戰多元,需要應付具備的能力相對更多,否則容易因為受到挫折導致沒有動機甚至放棄目標。

108課綱改變了甚麼?

首先,子茵老師認為新課綱非常強調知識活用及實作

強調素養的養成

最終目的是希望孩子成為終生學習者。而在學習的過程除了知識外,需要具備的能力及態度主要分成

  • 自主行動-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會去行動而非被動
  • 溝通互動-除了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外還有人和資訊互動的經驗(科目間跨領域、合作)
  • 社會參與-透過組織參與社會活動去理解課本上的知識

課程規劃改變

從國小增加國數的課堂堂數以強化學科基礎能力、利用電子白板等工具將科技應用到不同課程中;到國中新增科技領域的學習、自然科學課程實驗課程增加讓學習不再只專注於課本上的概念化內容。

第三點則是考試題目生活化。除了課本重視課外學習,也會注重像是閱讀、社團等活動。從國小就加強培養閱讀習慣,國中會考也開始加入素養考題,大考中心會把現在知識結合時事,進一步強化生活實踐題。

重視個別化

108課綱相當重視個別化強調多元探索及興趣培養,因此新增很多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

最令人矚目的便是學習歷程的制度,它是被用來檢視孩子學習的過程當中是否在過程中有進一步多元的探索,不僅能夠透過校內外活度參與的佐證了解孩子對該科系的興趣程度,學習歷程對於學科表現沒有特別優異但是有興趣的孩子會十分有優勢,並讓學生在生涯探索有更清楚的方向,不再只透過職涯評量分析去了解未來走向。

另一個重要的觀念轉型便是學業表現不再是衡量一個孩子的唯一標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需要有勇氣做更多不同的嘗試、被迫踏出舒適圈。家長支持與陪伴會是除了孩子們的勇氣與努力外的關鍵之一,因為在嘗試的過程中就算失敗了,也會有環境的支持下讓他不會因此而退縮。

108課綱重視個別化
彈性及選修課程的重視,是希望能夠提升跨領域學習機會。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經驗,釐清每個人的興趣,在職涯選擇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和個別化。

執行108課綱所面臨的一些障礙

亞洲的教育體制裡從小我們習慣接收很多的資訊,很少家長會問孩子到底想要什麼。而且從小都是被告知安排好一天的課程,可是突然給了很多選擇的時候,會讓人不知道該如何做選擇。

上線速度過快:

上線的速度比較急促造成老師在調整自己教學方式也會有很大的影響,調試轉換的過渡期也比較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面對新的課綱,家長需要考慮到底要怎麼樣帶著孩子去適應,也還有很多老師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去做自主學習跟自主思考。

教材編寫挑戰:

在編寫教材的過程,過去篇幅很短或是較不重要的單元,可能會因為談到關於現在社會變化的相關議題(ex.網路成癮)而調整長短和篇幅比重。對老師來說會是一大挑戰。

孩子需要的學習法則:

在新的課綱調整下,學校也提供課程諮詢教師提供課程建議,可以用來詢問釐清自己學到什麼,認識自己在選修課程的表現和學習狀況,鼓勵學生自主選課、探索興趣和方向。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家長會鼓勵孩子創作,而且可以給定一個方向後希望孩子不要每個人都一模一樣,每個人都是個別化,是現在的趨勢。

108課綱鼓勵孩子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是孩子素養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面對108課綱的行動方案:

從小培養閱讀習慣

親子共讀越早開始越好,過程中也可以思考有關於生活連結的討論和小孩互動。而閱讀的重點是試著透過角色扮演、和孩子之間的互動陪伴他們閱讀,而不是所讀的量。當孩子在能夠開始自行閱讀時,陪伴便是關鍵,和小孩做一樣的事情,一起讀書,才會有被陪伴的感覺。

採取鼓勵與引導式的方式,鼓勵孩子踏出舒適圈

家長們能夠透過引導的方式給予多元經驗,鼓勵孩子踏出舒適圈,像是可以思考同件事情是否有多種處理方式。善用Just Right Challenge(最適切挑戰),提升孩子嘗試動機。透過了解孩子能力的方式,隨著孩子的能力去做活動調整,會需要做多次的嘗試,讓孩子在面對挑戰時不會退縮。「放手」更是家長需要學習的部分,先肯定孩子能夠達成目標,同時給予他們安全感和及時支援,就算結果不符預期也要忍耐、有耐心。

站在孩子的角度說話

了解孩子職涯或優劣勢能力測驗結果,共同討論未來職涯的選擇。要避免告訴孩子「我都是為你好」,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立場,在孩子做出選擇時家長盡量不要有自我意識的干涉表現,也能透過傾聽的方式進一步瞭解孩子的想法。

從「教育者」變成「引導者」

家長要學習從「教育者」變成「引導者」,若能從給予指令變成提問以及提供建議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有動機去發展自己的想法。除了調整角色外嘗試鼓勵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努力被別人看到」接著就會肯定自己的努力。

結語:108課綱希望孩子具備面對生活中各種挑戰的獨立性,家長的支持及引導扮演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Q&A

Q:Just right challenge若是達成設定的較高目標後要間隔多久再去上修新的目標讓孩子挑戰

A:這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首先判斷目標達成是偶然還是真正成功,若是偶然就多試幾次,如果是真正成功代表小孩的能力已經到達標準,因此就可以上修能力水準。次數不是硬性規定,主要要觀察小孩在面對挑戰時的反應是舒適、焦慮、挫折去判斷難度是否要增加或是降低。

Q:承上一題這樣的挑戰適合被用在甚麼樣的學習上

A:例如在小一階段,小孩面對國文的造樣造句、造句等問題的學習上較為困難,可以透過引導的方式帶著小孩一步一步進行。從給予最低限度的完整答案,接下來給予八成的答案,要求孩子完成剩下的兩成,若孩子能夠完成那就可以慢慢調整,主要是觀察孩子的反應去做靈活的動態調整。

Q:學校有利用國語日報給予小孩讀報的機會但小朋友對於讀報會挑選自己喜愛的主題又或者國語日報本身對於主題性的缺乏要如何讓小孩在小時候就先接觸像是財經等較複雜的知識觀念在未來國高中時面對相關科目的學習才比較不會排斥

A:在形式上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擇,除了刊物、讀物,也能利用影片、遊戲等其他互動方式,透過和生活之間的連結去發想能夠更快理解相對難度較高的知識,讓小孩對主題感興趣後再進一步做討論。例如試圖讓孩子對財經有興趣,可以利用零用錢規劃、玩大富翁等方式,讓孩子真實感受到「錢」在他的目前階段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與生活產生連結透過遊戲引發興趣)。

StarKids兒童才藝學院 感謝子茵老師給我們帶來這麼受用的分享!
子茵老師的粉專傳送門:https://www.facebook.com/子Yin-最懂孩子的兒童發展專家-103168835266167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opping Cart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