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適當引導與回饋,是開啟親子溝通的第一步!

▎主講人:許家豪 博士 ▍撰文:cc.ling

言語的力量,遠大於你的想像。或許你也曾經歷過,那些被父母否定、冤枉、責罵的時候,但你知道,當自己在未來組成一個家庭的時候,原生家庭無形中加諸於你的影響,遠遠大於你的想像。

原生家庭與對孩子期許的影響

「我爸媽從小就希望我…」:原生家庭的經驗,讓我期待我的孩子….

在華人文化裡,父母的「期待」十分常見,但你是否想過,這些期待是透過什麼方式傳達給你呢?

親子溝通

    的確,父母對於孩子的高期待,能夠激勵他們追求成功與自發向上,但,當以「命令」「責備」「羞辱」的方式刺激孩子時,過程中產生的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將不是激勵而是恐懼的情緒,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養成。當孩子較為自卑時,行動上也會轉為消極,若又因此受到責罵,便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對孩子的發展將會造成負面效果。

    不過,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是可以透過自我覺察去進行調整的,前提是我們需要先察覺問題,再去探討可以如何調整與進行改善。

與孩子溝通前先學會自我覺察

親子溝通情緒管理

自我覺察,是幫助你釐清情緒的好方法!在親職教育的六大內涵中,其中一項就是「父母對自我的照顧」,學習紓解工作與生活帶來的沉重的壓力,以及情緒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許家豪博士表示,當我們能夠自我覺察到焦慮、生氣等負面情緒時,才能有意識的判斷選擇哪種方式和孩子互動。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情緒,高EQ的情緒管理並非打斷所有負面情緒,而是我們可以有「選擇」對孩子更好的方式來開啟進行溝通,將這股負面情緒轉換為一種促進思考的機會,同時以同理孩子的情緒用成年人的理性態度引導孩子溝通互動,不僅能夠加強自己情緒控管的能力,孩子也能夠「被同理」與觀察學習的方式,去學習如何掌控與轉換情緒。

給予孩子正面回饋,加強自信與激勵主動學習

    相信你也聽過父母說:「你怎麼每次都…」、「為什麼別人可以你不行」等較情緒化且具攻擊性的字眼,當下的反應通常也以頂嘴、反抗甚至是爭吵的方式進行收尾,而這樣“概括”許多意涵的字句,便是負面回饋的實例。不過,應該沒人希望自己經常收到負面評價吧?與負面回饋相對應的是正面回饋又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正面回饋是一種即時的回應,當孩子做對一件事的當下,給予準確地說明進行鼓勵,目的是讓孩子能夠持續做對的事。
許家豪博士別說明:
舉例來說,在跟孩子溝通時努可以去說明好在哪裡?棒在哪裡?明確的說明將有助於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為與影響間的關係,因此能夠達到激勵的效果,孩子也會更願意去重複嘗試。尤其是針對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利用正面回饋去鼓勵他們自我探索、認識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親子溝通

    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正面回饋去引導孩子的時候,要建立一套清楚且一致的標準,才能讓孩子明確了解到行為與結果的因果關係,並需要適時的冷處理(如果孩子做錯的話),最重要的是,透過日常觀察或資料蒐集等方式,去對孩子的發展狀況與性格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夠提供適切的協助去引導他們喔!

孩子學才藝,是興趣還是強加的期望使然?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於2013針對家有6歲以下小小孩的家長進行的調查顯示:四成七0-6歲的孩童曾經參加過才藝班,同時學習兩種才藝的更高達五成六,不過二成五的孩子曾因為不想學這些才藝而和家人發生爭少,究竟讓孩子學才藝,是孩子的本意,還是因為父母的期待所以被迫前往的呢?

    這個問題,是家長們在送孩子去才藝班之前可以好好思考的,究竟報才藝班的背後動機是什麼?是因為孩子說他想要去而且這份興趣是濃厚的,還是是因為我們期待他可以學習什麼樣的能力,又或是因為希望他可以去體驗看看合不合適,當知曉確切的報名動機時,對於孩子的發展也會比較有幫助。

    「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Adele Faber


即時且適當的正向回饋,不僅能夠增進與孩子的感情,更是一個與孩子溝通、能夠彼此交流的管道,更重要的是,家長要謹記時時檢視自己是否已「期待」限制住了孩子的發展,適當的空間與關心,才能協助孩子有效成長喔!

StarKids兒童才藝學院感謝 Michael許家豪博士 給我們帶來這麼受用的分享!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hopping Cart
Scroll to Top